“通过两场大会的对接,公司匹配了8位行业领域专家,与3家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研发生产提供了高端人才支撑,可算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这段时间,位于济宁市金乡县松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松浩高兴地合不拢嘴。徐松浩口中的“两场大会”是今年金乡县举办的以“科技赋能”“农业赋能”为主题的两场高质量发展大会,122名金乡籍专家学者建言献策,签约人才科技项目16个,助推产学研合作项目30个。
今年以来,金乡县积极探索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四链”融合工作机制,创新打造“四链”环状体系,构建“人才矩阵”,为县域产才融合发展蓄势赋能。
依托金乡籍在外人才资源优势,当地成立了金乡籍专家学者“顾问之家”,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设立14个金乡籍在外博士联盟,汇聚高层次人才138名。按照“3+1+1”主导产业布局,围绕现代农业、食品加工、高端化工等行业细分领域,分别成立专家委员会,聘任金乡籍高层次人才担任发展顾问,列出《人才引育需求清单》和《产业技术攻关清单》,“两张清单”共匹配人才科技项目31项,达成“技术成果转化合作协议”12项。
金乡县牵手大院大所协同创新,推动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大蒜及食品加工4大主导产业打造“产学研用”高能级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心设立国科元(金乡)产业创新中心,创建金乡“科创大脑”;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在金乡设立大蒜产业研究院,开展大蒜基因测序及新品种创制;亿九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北京工业大学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金乡分园,构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生命周期孵化产业培育链条,累计孵化企业165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
深化“产教融合”,立足产业发展实际,金乡县组织重点企业与技工院校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通过校企“双师带徒”,联合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专业人才。以产业链“链主”企业为单位,从对口高校院系选派24名副教授以上层次人才担任企业“科技副总”,借助高校实验室团队资源,开展技术攻关,助企降本增效。建立北京飞地孵化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汇聚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人才20名。
金乡县在北京、上海、武汉等高校人才集聚地设立“蒜小宝”人才驿站和返乡创业服务站,开发人才服务二维码,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人才政策“码”上即知、岗位推送“码”上就业、人才诉求“码”上快办。当地还大力汇聚乡村振兴人才,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布局,建设12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5800余名青年人才搭建返乡就业创业平台,培育4600余名本土人才。
来源:《经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