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区科技
经开区:科技创新助力传统产业焕发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3-10-13 21:03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如果高铁车轮内部出现了一道只有头发丝一半粗细的裂纹,该如何把它检测出来?”在山东瑞祥模具有限公司展厅,总经理魏玉龙停在一个轮状铁块前说,“看似笨重的‘铁疙瘩’里边,预埋着精细到0.05毫米的损伤,这就是我们的核心产品。应用过程中,超声波将以预埋损伤的试块为参照,筛查出被检测部件中的实际损伤,从而实现为‘大国重器’关键部件做‘B超’的效果。”这让外行人听起来有些抽象的解说,却形象地道出了“无损检测试块”这一精密产品的含金量。

山东瑞祥模具有限公司前身为济宁模具厂,近年来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依靠科技力量蓄能转型,在产品迭代更新上精益求深,实现了从传统模具到精密试块的重大突破,公司无损检测试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都有应用。

济宁经开区成立之初,装备制造业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大都属于“粗、大、笨、重”之类,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针对这种情况,着眼于转型发展,一是深入调研“把准脉”。持续开展“入企大走访”、“科技进百企”等系列活动,强化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理念,宣传惠企科技政策,鼓励企业老板破除小富即安的传统思维、不敢转型的思想顾虑,增强发展信心,“一企一策”分析产品的科技含量、市场状况和转型方向。

二是技术攻关“搭好桥”。根据摸排出的企业需求清单,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带领企业到高校、科研院所拜访对接,促成乾钢金属公司与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青岛科技大学等专家团队合作,开展锌铝镁合金镀层耐腐蚀和自修复机理相关技术合作,完成了对传统热镀锌金属材料的升级换代,新型锌铝镁金属制品销售量全国第一;通过济宁产业技术研究院牵线搭桥,神力索具公司与中科院金属所在120级吊索具技术研发上实现了关键突破。享受到转型红利的企业,也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源动力,神力索具公司先后被评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每年研发新产品近200个品种规格,为公司发展壮大注入了不竭动力。

三是精心服务“全力帮”。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传统企业的改造提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厚植企业创新沃土。在创新载体培育及项目申报上,坚持精准发现、精准培育、精准服务、精准申报“四个精准”模式,近三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增长,存量达到72家,其中50%为“老树新枝”,传统产业焕发第二春;在人才科技项目申报上,树立“一盘棋”思想,抽调组织、科技、工信等部门的业务骨干,成立专项小组,帮助企业争取项目及资金支持。今年以来,已帮助企业争取“小升高”奖补、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补助、研发纳统奖补等各类资金400余万元,为企业发展助了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