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邹城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邹城市对上争取决策部署,将科技项目、科技平台、科技人才作为对上争取的三大重点,找准方向,强化措施,深度谋划,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对上争取不断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争取上级资金8500余万元,争取国家级政策1项、省级政策10项,超前完成年度任务。
加强指导,集中培训。开展“科技创新政策集中宣传月”活动,深入企业“面对面”服务,精准匹配政策,为企业实施科技项目提供全程护航;积极举办科技政策宣传培训会,从项目申报、创新券等方面详细介绍惠企科技政策,着力提升科技政策知晓率和覆盖率。整合力量,集中攻关。借助上海交大、东南大学等高校院所人才、资源优势,通过协同创新、优势互补、联合攻关,在生物医用钛合金、甜菊糖苷等领域培育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示范项目,用科技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科技政策宣传已覆盖近200家企业,发放《科技政策汇编》等宣传资料700余份;指导企业积极申报省市级科技项目118个;顺利启动省“智慧化工园区”科技示范工程项目。超前谋划、精心实施。瞄准食药用菌产业优势,高水平编制建设发展规划,培育挖掘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31个,成功创建济宁市首家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农业特色发展载体。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依托邹城市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及生物医药产业优势,争创了全省唯一的省级智能过程控制技术创新中心,实现了多产业交叉融合。目前,邹城市已建设济宁市级以上科创平台135家,助推企业加快创新步伐。强化沟通,主动对接。建立人才常态化对上争取工作机制,主要负责人重点就国家、省级人才项目,加大与国家、省科技部门的争取力度;分管负责人与科室负责人经常性与济宁市科技部门沟通汇报,建立密切联系,确保更多人才政策、资金和项目落实到位。综合施策,系统育才。建立专业高效的科技人才工作者队伍,为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辅导;把握关键时间节点,及时举办人才项目路演活动,邀请专家团队就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竞争性进行全链条把脉,协助提高科技人才工程入选率。2022年,邹城市4人推荐至科技部参与国家重点人才工程评选,3家企业完成“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现场考察,数量均居济宁市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