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完善县域创新服务 落实“十大创新”行动
(一)
发布日期:2022-05-07 17:10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十大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济宁市不断提升县域科技服务方式,推进“十大创新”行动深入企业。

一、坚持政府引导,持续提高企业研发投入

兖州区:启动2022年度区级科技发展计划政策引导类项目计划,本次计划共分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社会民生及乡村振兴(含医疗卫生)、产学研合作、软科学、基础研究等7个大类,兖州区将对目标明确、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能够产业化生产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每类择优推荐纳入国家、省、市项目库。

嘉祥县:嘉祥县早谋划,早行动,共举办研发投入培训班14场,对所有企业进行全覆盖培训,形成县政府领导-县科技局-镇街三级联动对接服务机制,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牵头,县科技局、镇街共同分组联系,县科技局业务骨干逐户重点企业上门帮扶。

经开区:经开区经发局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为抓手,以服务科技企业为重点,扶持科技企业发展为方向,加大企业服务能力,支持区内企业做大做强。与企业法人及相关负责人沟通交流,“一对一”为企业问诊把脉,增强企业负责人科技创新意识;在经开区官方微信公众号建立惠企政策平台,定期发布惠企政策解读,提高政策知晓率和利用率。

二、加强高企培育,做强科技创新主力军

    高新区:按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领军企业”的梯队式培育,精准施策,严选入库。截止目前,本年度区内入库企业209家。对高企后备企业建立“一企一档”,按照高企申报要求对培育企业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专项指导,提供个性化、保姆式服务,并保持实时跟踪。坚守孵化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初心和使命,推动孵化器专业化、精细化升级,构建专业化孵化体系。

兖州区:建立了以光、心到、大百、强为主题的科技服务综合柜员CSO制度,为每家科技型企业选派一名综合柜员CSO,履行“六员”角色,摸清企业需要、把脉企业发展,对标科技政策,精准科技赋能。立足当好收集企业创新需求的调研员帮助企业解决创新堵点的服务员,深入基层面对面倾听企业家意见建议,了解企业创新需求,通过绘制企业研发需求图谱、全国重点高校和人才团队的技术分布图谱,为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院所最新成果对接牵线搭桥通过柜员制,积极推进各项指标任务完成。

金乡县:由县领导牵头,组织召开全县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会议,全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逐企摸排调研,建立常态联系机制,打通重点企业沟通渠道,现场办公精细指导,发挥“店小二”式服务精神,全程盯紧靠牢,把高企申报工作做细做实。

三、优化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环境

金乡县:金乡县科技局化政策培训深化科技服务。实施“411”工作法,全面摸排企业难点卡点,制定详细问题清单,选派干部一线助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技术输出能力。将“走出去”、“引进来”和“用起来”三结合,带领企业走访对接高校院所,举办大型产学研合作活动,畅通技术交易链条;推动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嘉祥县:嘉祥县科技局会同镇街和县经开区深入企业开展惠企政策上门宣讲和一对一业务指导,提高企业对惠企政策的知晓度,依托主导产业分类别、分行业建立重点企业台账,从政策宣讲、合同签订、上传认定、开具发票等多个环节进行跟踪服务,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高新区: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持续推动活跃技术交易市场、规范企业技术交易活动。夯实自身业务水平,优化提升服务型政府职能,当好技术市场的“服务员”。通过走访企业、举办讲座等多种方式,热心、耐心宣讲技术交易政策,“手把手、面对面”指导帮助企业开展技术交易工作、登记认定技术合同。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县域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就难以赢得竞争新优势。各县区科技局不断完善服务方式,为落实创新行动提供县域科技力量。

(供稿:政策科,兖州区科技局、金乡县科技局、嘉祥县科技局、经开区经发局、高新区科创局)